本文摘要
2025年6月,美國股市延續5月以來的強勁反彈,走出一波驚人的「V型反轉」行情。標普500指數與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不僅完全收復年初以來的失土,更在月底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這波漲勢主要由人工智慧(AI)熱潮持續發酵、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趨緩,以及市場對貿易協議的樂觀預期所共同推動。
然而,市場上漲動能高度集中於少數大型科技股,引發對市場廣度不足的擔憂。
展望7月,市場焦點將轉向關鍵的關稅政策期限、聯準會的利率決策路徑,以及即將公布的第二季財報,高漲的股市估值與政策不確定性將是投資人面臨的主要挑戰。
一、6月美股主要指數表現
經歷了4月份因關稅政策擔憂引發的劇烈修正後,美股在5月和6月連續兩個月強勁上漲,上演了歷史性的反彈。截至6月30日,主要指數在6月份皆錄得顯著漲幅,其中標普500和那斯達克指數更是在月底刷新歷史收盤紀錄。
市場情緒的轉變是推動大盤上漲的關鍵。月初,市場仍籠罩在貿易戰的陰影下,但隨著加拿大撤回數位服務稅、美中貿易談判傳出進展,以及白宮釋出7月9日的關稅期限「並非關鍵」的訊號,投資人對爆發全面貿易戰的擔憂大幅緩解。同時,以色列與伊朗達成停火協議,也降低了地緣政治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主要指數表現亮眼,但市場上漲的廣度依然不足,漲勢主要由少數「七巨頭」等大型科技權值股拉動,而中小型股表現則相對疲弱,標普500等權重指數的漲幅也落後於市值加權指數。這顯示資金高度集中,市場的整體健康狀況仍有待觀察。
二、類股走勢
6月份市場呈現明顯的類股輪動,科技股與國防工業股成為兩大領漲主軸,而能源、房地產及部分民生消費類股則表現相對弱勢。
1. 主要科技股分析
科技股無疑是6月市場最強勁的引擎,AI熱潮是貫穿全月的核心題材。
AI晶片巨頭持續領漲:輝達(NVIDIA)在AI需求的推動下,股價持續飆升,市值一度超越微軟,重登全球第一的寶座。超微(AMD)、博通(Broadcom)等AI相關晶片股也表現強勢,股價大幅上揚。
大型科技股表現分化:蘋果(Apple)因傳出考慮採用外部AI技術升級Siri,激勵股價在月底大漲,強化了市場對「AI賦能巨頭」的信心。微軟(Microsoft)和谷歌(Alphabet)也因其在AI領域的持續投入而受到資金青睞,股價穩步走高。
特斯拉面臨逆風:相較於其他科技巨頭,特斯拉(Tesla)則面臨較多挑戰。執行長馬斯克與前總統川普就電動車補貼和稅改法案的公開爭執升級,引發市場對其政府合約可能受影響的擔憂,導致股價在6月初一度重挫超過14%。此外,市場對電動車需求放緩及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的擔憂,也持續對其股價構成壓力。
2. 民生消費股分析
民生消費股在6月表現分化,呈現出「M型」消費結構的特徵。
必需消費品(Consumer Staples):在市場波動中展現出較強的防禦性。高收入族群的消費能力依然穩固,帶動了部分品牌的銷售。例如,可口可樂(Coca-Cola)等公司股價表現亮眼。然而,整體板塊仍面臨通膨壓力,部分公司如General Mills(GIS)因財測不佳而承壓。
非必需消費品(Consumer Discretionary):面臨的挑戰較大。雖然夏季旅遊需求預期創下疫情以來新高,但主要集中在國內短途旅遊。高通膨與高利率環境持續擠壓中低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所得,導致他們在非必需品上的支出趨於保守。
從季節性統計來看,7月通常是非必需消費品(XLY)與必需消費品(XLP)表現最強的月份,這為下半年的佈局提供了一些參考。
3. 能源金融股分析
能源股(Energy):是6月表現最差的板塊之一,全周曾下跌0.65%。主要原因是國際油價在以色列與伊朗達成停火協議後,從高點回落,抹去了因地緣衝突引發的漲幅。EIA原油庫存數據的變化也對油價造成擾動。
金融股(Financials):表現相對穩健。6月底,聯準會公布的年度壓力測試結果顯示,美國大型金融機構能夠輕鬆應對嚴重的經濟衰退,提振了市場對銀行體系的信心。此外,市場對未來降息的預期也對金融股構成利多。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等主要銀行股在月底均錄得上漲。
4. 國防工業股分析
國防軍工是6月市場的另一大亮點,其強勢表現主要由多重因素共振驅動。
地緣政治催化:俄烏戰爭持續、伊以衝突等事件,推升了全球對國防安全的需求。北約(NATO)成員國承諾提高國防支出,德國等歐洲國家也加速國防工業合作,擴大了全球軍貿市場。
政策紅利預期:美國總統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中,包含了為「金色穹頂」(Golden Dome)飛彈防禦系統提供鉅額資金的計畫,直接點燃了市場對國防承包商訂單大增的預期。
個股財報亮眼:部分軍工企業交出了超出預期的財報。例如,無人機製造商AeroVironment(AVAV)公布的第四季營收年增40%,手上訂單飽滿,推動其股價盤中一度大漲24%。
資金流向也證實了這一趨勢,主力資金在月底大舉湧入國防軍工板塊,淨買入額一度超過92億元人民幣,斷層式領先其他行業。分析師認為,軍工板塊有望實現基本面和估值的雙重提升,成為第三季度的投資重心之一。
三、7月美股展望
進入7月,美股在創下歷史新高後,將面臨多重挑戰與不確定性,市場波動可能加劇。
關稅政策是最大變數:7月9日是川普政府設定的「對等關稅」90天豁免期到期的日子,這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儘管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預計約有100個國家將面臨10%的關稅,且白宮官員暗示該期限並非「鐵板一塊」,但市場仍對談判結果保持警惕。任何超預期的關稅上調都可能引發市場劇烈調整。
聯準會利率路徑不明:6月強勁的就業報告大幅降低了市場對聯準會7月降息的預期。投資人心態從「好消息是壞消息」(經濟強勁不利於降息)轉變為「好消息就是好消息」,焦點回歸經濟基本面。然而,通膨數據依然頑固,聯準會的下一步行動仍充滿變數。FOMC會議紀錄將是窺探其內部政策辯論的關鍵。
股市估值已處於高位:隨著股市反彈,估值也水漲船高。標普500的預估本益比(P/E)已升至22.2倍,遠高於15.8倍的長期平均水平。巴菲特指標在6月底更是高達206.73%,超過了2月崩跌前的高點,顯示市場已相當昂貴。高估值意味著市場對利空消息的容忍度降低,潛在的回調風險增加。
企業財報季的考驗:即將到來的第二季財報將檢驗企業的獲利能力是否能支撐當前的高股價。市場預期2025年標普500企業盈餘將成長8.5%,2026年成長14%。投資人將密切關注企業財報,特別是關稅對利潤率的影響以及對未來的業績指引。
市場廣度與美元走勢:市場能否延續漲勢,需要看到更多中小型股的參與,而不僅僅是科技巨頭的獨秀。此外,自4月以來美元指數持續走弱,跌至三年新低,這挑戰了「美國例外論」,資金有從美股轉向相對便宜的國際市場的趨勢,這可能影響下半年的資金流動格局。
四、小樂結論
總結來說,2025年6月的美股上演了一場由AI和政策預期驅動的盛宴,主要指數成功創下新高,一掃上半年的陰霾。然而,這場狂歡背後也隱藏著警訊。
首先,市場的「偏食」現象令人擔憂。漲勢過度集中在少數幾家大型科技公司,這就像一棟地基不穩的大樓,雖然高聳入雲,但結構性風險不容忽視。一個健康的牛市需要更廣泛的產業參與,這是下半年必須觀察的重點。
其次,「昂貴」是當前市場最顯著的標籤。無論是本益比還是巴菲特指標,都亮起了黃燈甚至紅燈。在高估值的環境下,市場對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變得異常敏感。這意味著,即使是微小的利空消息,也可能引發不成比例的劇烈回檔。
展望7月,市場就像走在一條鋼索上,一邊是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關稅、聯準會),另一邊是即將到來的財報季檢驗。這兩股力量的拉扯將決定市場的短期走向。
小樂建議投資人應對的心態:
保持謹慎,但不悲觀:在創紀錄的高點追高顯然不是明智之舉。可以考慮適度獲利了結,將部分資金轉為現金,保留彈藥以應對可能的市場回調。
重新檢視投資組合的平衡性:如果你的持股過度集中在今年漲幅巨大的大型科技股,現在是時候考慮分散風險了。可以關注那些基本面穩健、估值相對合理,且受益於長期趨勢的板塊。
關注結構性機會:國防軍工和工業板塊在政策紅利的加持下,正迎來十年一遇的佈局機會,且目前基期相對較低,是值得提前卡位的領域。此外,AI的應用正在從晶片擴散到軟體和各行各業,尋找那些能將AI技術轉化為實質營收的「真AI股」,將是長線致勝的關鍵。
總之,下半年的市場將不再是單邊上漲的坦途,而更像是一場需要智慧和耐心的棋局。投資人需要做的,是在樂觀中保持一份清醒,在風險中尋找確定的機會。邊走邊看,靈活調整,將是應對未來市場波動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