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
台灣大哥大推出虛擬資產交易所(TWEX)為台灣虛擬貨幣市場帶來新的動能,憑藉其集團資源、強調安全性與新手友善設計,具有發展潛力。然而,初期功能限制與市場競爭亦是其面臨的挑戰。展望未來,台灣虛擬貨幣市場在監管逐漸清晰、機構參與增加及主流化趨勢下,預計將持續成長,但仍需克服詐騙與提升新台幣交易深度等問題。
詳細報告
台灣大哥大虛擬資產交易所 (TWEX) 評析
優勢
集團背景與資源整合:TWEX 為台灣大哥大旗下全資子公司富昇數位所營運,背後有富邦集團的金融資源與台灣大的電信技術奧援。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表示,集團擁有金控、電信與電商的完整體系,能在數位資產應用場景上展現高度綜效。未來 TWEX 的用戶資金將由台北富邦銀行進行信託管理,提升資金安全。
強調安全性:TWEX 強調資產安全,採用台灣業界首見的硬體安全模組(HSM)建構完全離線的冷錢包系統,並導入台北富邦銀行信託帳戶管理用戶資金。
新手友善設計:平台主打「安全」、「簡單操作」及「小額購入」三大特色,用戶最低只需新台幣100元即可購入比特幣或以太幣,並透過直覺的三步驟完成交易。此外,平台提供買賣交易及新台幣儲值/提領模擬器,協助用戶熟悉流程,降低操作失誤風險。台灣大哥大用戶可直接透過台灣大哥大APP進入TWEX,無需另外下載其他APP。
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首波開放交易比特幣與乙太幣
圖說: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TWEX)首波開放交易比特幣與乙太幣,採用多重防護機制守護用戶資產安全,最低100元新台幣即可下單。
合規性:TWEX 已取得金管會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資格,符合洗錢防制規範。林之晨表示,期待在主管機關指導下,以高度合規、嚴密反洗錢的最嚴謹治理推動產業主流化。
推動市場普及: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指出,台灣參與虛擬資產投資的民眾仍約只佔總人口的5%,市場潛力巨大。TWEX 的加入,挾其龐大用戶基礎,有助於普及加密貨幣的用戶教育,讓更多人接觸並了解虛擬資產。
劣勢
初期功能限制:目前平台僅支援比特幣、以太幣兩種幣種的交易,且暫時只支援新台幣(BTC/TWD、ETH/TWD)的交易對,無法使用美元穩定幣(USDT)購買。考量鏈上交易的複雜度,初期暫不提供鏈上轉帳功能,用戶僅能將加密貨幣賣出後提領新台幣至銀行帳戶。此設計雖降低新手門檻,但也可能無法吸引已有加密資產、習慣鏈上操作的用戶。
初期用戶限制:初期僅開放台灣大哥大門號用戶註冊使用,預計下半年才會全面開放。
市場競爭激烈:台灣虛擬貨幣交易所市場已有 MaiCoin、幣託(BitoPro)等業者深耕。遠傳電信亦透過策略投資模式與 MaiCoin 合作。MaiCoin認為,產業出現新參與者會帶來更多進步,對產業整體是正向推力。
進入台灣大哥大APP 即可開始進行比特幣、乙太幣交易
圖說:目前開放台灣大用戶可直接透過台灣大哥大APP進入台灣大虛擬資產交易所(TWEX)。
新台幣交易深度疑慮:XREX 共同創辦人蕭滙宗指出,台灣交易所普遍面臨新台幣交易深度不足的問題,可能導致用戶在台灣買賣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較海外大型交易所大,進而選擇海外平台交易。
台灣虛擬貨幣市場展望
市場潛力與成長
低普及率高潛力:台灣虛擬貨幣投資人口目前約佔總人口5%,顯示市場仍有龐大發展潛力。MaiCoin集團創辦人劉世偉估計台灣投資虛擬貨幣的人口超過200萬,其中MaiCoin平台用戶約100多萬,相較國內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市場仍有相當成長空間。
市值成長:全球虛擬資產市值已突破3.1兆美元。比特幣價格在2025年5月22日一度突破11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機構採用增加:比特幣現貨ETF在美國獲准,開啟新金融時代,吸引大型金融機構進入市場。台灣的金融機構也開始關注並投入,例如遠東商銀發布「2024虛擬資產白皮書」,並與MaiCoin、BitoPro合作推出加密貨幣專屬帳戶。
監管發展趨勢
逐步清晰化與制度化:台灣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態度逐漸明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FSC)已指定為「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的洗錢防制主管機關,並發布相關辦法。虛擬通貨公會已於2024年6月成立,推動產業自律。
專法制定中:FSC正在研擬VASP專法草案,預計將規範業者最低資本額、負責人資格,並加強消費者保護,從目前的登記制轉向更嚴格的許可制。銀行將可發行與新台幣或美元掛鉤的穩定幣,但需經金管會與央行審核,且準備資產需存放於境內金融機構。
國際合作與反詐騙:台灣金融科技協會已促成代表14個經濟體的協會簽署跨境反詐備忘錄,共同打擊詐騙。政府也將實施網路「廣告實名制」以打擊詐騙。
市場主流化與整合
與傳統金融整合: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指出,全球虛擬資產正邁入制度化與規範化階段,未來將與傳統金融體系更加緊密整合。XREX共同創辦人蕭滙宗認為,監管將使中心化與去中心化賽道完全切開,DeFi新時代將揭開序幕。
AI與區塊鏈結合:多位專家預測AI與區塊鏈的整合應用將引領未來,創造更智能化的生活方式,並提升Web3應用的創新潛力。
應用場景擴展:區塊鏈技術有望讓支付、電子合約及數位身份認證等應用滲透到更多生活場景,如零售、醫療和教育。
挑戰與機遇
新台幣交易深度:提升新台幣交易對的訂單簿深度,是將資金留在台灣市場並保障消費者權益的關鍵。
詐騙防制與投資者保護:加密貨幣相關詐騙仍是市場一大隱憂,需要透過業者自律、外部監督及聯防合作來共同應對。
人才培育與產業發展:台灣擁有堅實的技術基礎與社群,應持續培育人才,推動產業創新。立法委員葛如鈞提議政府撥款成立國家級比特幣儲備,以應對全球波動並推動數位資產創新。
國際競爭與合作:台灣需建立更清晰的監管框架,以吸引更多國際業者與投資人參與,並在全球區塊鏈與加密金融領域提升競爭力。
2025年市場預測與觀察 (綜合專家觀點)
監管持續完善:預期台灣將建立更清晰的監管框架,VASP業者在納管後將有更多業務機會,傳統金融業參與度提升。
AI與區塊鏈深度融合:AI代理將與區塊鏈技術結合,提升用戶體驗、優化智能合約,並推動分散式資料市場發展。
DeFi復甦與主流化:支持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將促進主流穩定幣與DeFi協議增長,DeFi新時代有望揭開序幕。
比特幣角色轉變:比特幣可能由另類資產邁向主流,機構配置成為常態。
RWA (實體資產代幣化):RWA被看好能解決實體資產流動性低、透明度不足等問題,市場規模有望大幅成長。
Telegram Mini App普及:預期Telegram Mini App將更融入日常生活,推動加密貨幣從投資工具轉變為生活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