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登機廣播,2023長榮航空線上旅展將於11/26結束,尚未購買機票的旅客請盡速前往長榮航空官網購買。
除享有全航線最低72折起優惠外,還可再抽一年全球飛到飽機票!
—— 以上為 Firstory DAI 動態廣告 ——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rrrwvn000501vnczisawg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rrrwvn000501vnczisawgn/comments
小樂,45+大叔一枚
這裡主要發表但不限於【投資理財、商業觀察、書摘心得】
小樂投資月報無料訂閱登記中:https://forms.gle/zQAkawQSs6LKrR2r8
小樂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appyallenapp/
小樂部落格:https://allenscashflow.com/
方格子專題:https://vocus.cc/allenslifestyle/home
文字稿全文:
大家好,這裡是小樂的AI財商說書,我將為大家選讀財商好書,致力於分享優質的財商觀念,希望各位喜歡!
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巴菲特給合夥人的一封信(1961)摘要及評論
本系列文章將摘錄巴菲特於1958-1969年間擔任其創立的巴菲特聯合有限公司(後合併為巴菲特合夥事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於在1956到1969年間,每年平均以30%以上的複利成長。)寫給合夥人的信。巴菲特當年寫給合夥人的信也體現其投資思維與策略,值得投資人細細品讀。
1961年
我一直以來都使用道鐘斯指數作為我們業績的評判標準。我個人認為3 年是最最起碼的可以對於業績的做出評判的時間段。而最好的業績評判週期應該要經歷一個完整的市場週期,比如從業績評判當時的道鐘斯指數水準開始,直到該指數最終回到幾乎同樣的水準為止。
戰勝市場的平均水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實際上,光是長期跟上市場的平均水準就已經是一件十分困難的工作。雖然沒有確切的資料,但我認為即便是目前最好的幾家投資諮詢公司也只取得了與市場水準相近的回報。
Wiesenberger 收集了70 只共同基金自1946 年以來的表現。其中有32 只平衡型的基金,由於它們沒有將全部資金投入股市,並且它們的表現也不如股票市場的平均水準,因此我將他們剔除。在剩餘的38 檔基金中,只有6 只長期而言超越了市場的平均水準。而且它們中沒有任何一隻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能夠哪怕是超過道鐘斯指數幾個百分點。
Key point:
巴菲特以道瓊指數作為業績評判的標準,並說明了要戰勝市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的投資組合主要由三部分構成。每一部分的投資方式都各有不同,因而我們資金在這三部分中的分配比例將會對我們的投資業績有很大的影響。對於資金在各部分中的分配比例,我們有著一個大概的計畫,但同時也由於時機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第一部分主要由價值被低估的證券組成。對於這一部分證券我們既不能影響公司的政策也無法推進公司做出某種決策的時間表。這是我們投資組合中最大的一部分。通常我們對於持有量最大的5-6 只證券會分別投入占我們總資產5-10%的資金。而對於其他持有量較小的10-15只證券則會投入占我們總資產更小的比例的資金。
有時價值的修正將會非常快,但大多數時候需要一年甚至數年的時間來實現。我們在買入時往往很難確切的知道為何某檔股票將會在現有價格水準上增值。但也正是因為市場上缺乏對於該問題的解答而導致我們有機會買入價格大大低於其價值的股票。無論如何,基於證券固有價值並且以低於該價值的價格進行買入的行為是具有令人感到舒適的安全邊際的。在具有相當的安全邊際的前提下買入的股票將具有較大的升值潛力。長期以來,我們對於買入時機的選擇都要優於我們對於賣出時機的選擇。我們並不指望能夠賺到可能賺到的每一分錢,我們將十分滿足於以很低的價格買入,然後在該證券的價格能夠大概正確地反映其價值時(意味著這對於一個私人持有人將是一個較為合理的價格)將他賣出。
我們持有的這些股票雖然便宜,但是一件東西的價格便宜並不意味著它的價格就不會繼續下降。當市場下跌時,我們的這一部分也同樣將下跌。1961 年的市場表現很好,因而我們的這一部分投資是在三個組成中表現最好的。但是如果市場下跌,那麼這一部分投資也將很可能會是表現最差的。
Key point:
在這裡,巴菲特解釋了他投資組合的第一個部分-價值被低估的證券。巴菲特會於該證券擁有較大安全邊際以及升值潛力的情況下買入。值得注意的是當這些價值被低估的證券上漲到足以反映其價值時,巴菲特會選擇賣出,而不是繼續持有。另外他也提到一個概念「一件東西的價格便宜並不意味著它的價格就不會繼續下降。」當我們買入價值被低估的證券時,或許他還有繼續下跌的可能,重要的是如何耐心持有直到其價格反映其價值為止。
很多人認為購買中長期國債或者類似的產品才算保守,但是這種投資最終可能導致投資組合的實際購買力下降。也有許多人認為購買所謂的藍籌股是一種保守的投資,好像只要買的是藍籌股,就可以不用仔細考慮其市盈率或者分紅的情況。我認為這種行為充滿了危險。
Key point:
巴菲特指出購買美國債券會導致投資組合實際購買力的下降,但若不去分辨藍籌股的市盈率(本益比)或者分紅的情況,是一種危險的行為。這段話體現出巴菲特安全邊際的重要理念:不買價格遠超過價值的東西。
僅僅因為很多人在一段時間內與你的看法相同,或者因為某些重要人物贊同你的觀點,並不意味著你的觀點就是正確的。
如果你的假設是正確的,你掌握的事實是正確的,你的推論是正確的,那麼經過許多次的交易後,你將最終是正確的。
Key point:
巴菲特獨到之處,在於其能保持獨立思維的能力,並實際執行檢驗之。因此別人是不是贊同自己的想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通過理性的假設、事實的推論與執行成果的檢驗。
一般的讀者將會認為我這種做預測行為肯定是很有問題的。因為我一直避免去預測。
我的確對於未來一兩年間市場的情況一無所知。
我認為我們可以確定將來十年間市場會有在一年中上升20%或者25%的時候,也會有下降同樣幅度的時候。當然更多的時候市場的波動會小於這個幅度。而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上述的情況都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對於任何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而言,我認為道鐘斯指數應該會取得一個總體在5%到7%的年複合增長率(包括上市公司的分紅)。對任何一個報有超出該幅度的希望的人而言,他都會面臨失望。(美國70 年的股票長期平均收益率有西格爾統計為6.7%)
我們的目標是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取得超過道鐘斯年均複合增長率的回報,而不關心我們是否在某一年中超越了或者低於道鐘斯的表現。許多合夥人對此表現出了程度不同的贊同。
然而我希望大家能夠真正的明白這一點,你們對此所表現出的贊同和理解應當不僅僅是表現在我們的表現超越市場的時候,更要在我們的表現低於市場的時候。
Key point:
做為一個長期投資者,巴菲特對於市場的走勢不做預測,他所關心的是如何在較長的時期取得超越道瓊工業指數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許多人會以當年度的投資報酬率來看自己的投資績效,但誰又能保證自己每年都有大幅超越市場的表現呢?因此以一個時期,比如三年或五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來衡量自己對應於市場能取得的報酬率,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焦點。
以上就是本期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感謝您的聆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頻道,請記得追蹤我們並留下五星好評!
Share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