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rrrwvn000501vnczisawg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rrrwvn000501vnczisawgn/comments
小樂,45+大叔一枚
這裡主要發表但不限於【投資理財、商業觀察、書摘心得】
小樂投資月報無料訂閱登記中:https://forms.gle/zQAkawQSs6LKrR2r8
小樂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appyallenapp/
小樂部落格:https://allenscashflow.com/
方格子專題:https://vocus.cc/allenslifestyle/home
文字稿全文:
大家好,這裡是小樂的AI財商說書,我將為大家選讀財商好書,致力於分享優質的財商觀念,希望各位喜歡!
本期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巴菲特給合夥人的一封信(1962~1965)摘要及評論
本系列文章將摘錄巴菲特於1958-1969年間擔任其創立的巴菲特聯合有限公司(後合併為巴菲特合夥事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於在1956到1969年間,每年平均以30%以上的複利成長。)寫給合夥人的信。巴菲特當年寫給合夥人的信也體現其投資思維與策略,值得投資人細細品讀。
1962-1965
雖然我認為5 年是一個更加合適的時間段,但是退一步說,三年是最少最少的一個檢測投資績效的時間段。如果在累積三年(或更長)的時間裡我們的投資績效表現糟糕,那無論是你們還是我自己都應該考慮一種更好的讓資金保值增值的方式。
Key point:
巴菲特提出檢驗持股績效的時間至少要三年或更長的時間,費雪也有類似的說法:「我一再向客戶表示,我為他們買進某樣東西時,不要以一個月或一年為期評估成果,必須容許我有三年的時間。」
我從來都不懂如何去預測市場的未來走勢,也不會試圖去預測商業產業在未來的波動。如果你們認為我可以去預測這些東西,或者認為這些預測對於投資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你們就不應該加入這個合夥企業。
Key point:
巴菲特不會試圖預測市場未來的走勢或是產業未來的波動,投資如果建立在對於不可知事物的預測,那與賭博何異?
我們的投資將是基於價值而非市場的流行觀點進行的。
Key point:
投資要有獨立的價值判斷,而非人云亦云,老是追逐市場流行的觀點。
集體決策——我的可能帶有偏見的觀點是,優越的投資成果不可能會是集體討論的結果,尤其不是集體決策的結果。
Key point:
巴菲特認為優越的投資結果並不是集體決策、討論的結果,這裡再次印證了巴老不隨流俗的獨立思維。
我們的多樣化程度遠遠低於大多數的投資機構。我們可能會將淨資產的40%都投入到一支股票上去,只要我們認為該投資意味著巨大的回報,同時使得該投資標的的價值發生劇烈改變的可能性很小。
顯而易見地是,我們所尊崇的所謂多樣化投資跟市場上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多樣化投資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同時我也想聲明我本人亦非常高興出現如下情況:即我們發現了50 個或以上的投資標的,而每一個對於我們而言都是具有能在一年中戰勝道鐘斯指數(比如15%)的確定性的。那麼我也將興高采烈地將我們的淨資產均分為50 份,並投資到這50檔股票上去。
真實的世界卻遠非如此理想,我們必需非常勤奮的工作才能找到少數的幾項具有足夠吸引力的投資專案(比如能夠在一年中超越道鐘斯10%)。而具體到每一項的投資比例上則將取決於我們對它的預期收益水準以及實現該預期的確定性。
上述的分析也許令你感到對我們的投資(資產組合比例)有了一個確切瞭解,但實際的情況並不是這樣。具體的投資組合配置還受到資金管理者的經驗和情感等方方面面的影響。只有經過多年的實踐後,對比實踐所產生的客觀結果才能夠準確判斷一個投資者是否具備良好的資產配置能力。而對於有一個清晰的資產配置原則的投資者而言,他將在此方面獲得一定的優勢。
任何超過100 檔股票的資產配置組合都可能是不具有邏輯性的。因為任何第一百檔股票在實際上都不可能(有確定性的)對整體的投資組合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任何管理如此眾多數量股票的投資方式我都將其歸類為諾亞方舟式的投資,即每樣東西都搞一點。其管理者則適合去當諾亞方舟的駕駛員。採用此種方式投資的資金管理者並未遵循純粹的數學原則。
我們所尊崇的配置原則是:最優資產組合應由不同的投資選擇的可獲得性以及預期收益所決定,同時還要考慮最終實現的資產組合所導致的業績波動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所選擇的投資標的越多,投資業績的結果和預期的年度波動就會越小,但與此同時所預期的收益水準也會降低(假設不同的選擇所對應的標的有著不同的預期收益)。
就我們的情況而言,也許我們的業績在某一年會有較大的波動,但是我相信這個副作用的結果是:長期而言我們將獲得超越市場平均水準的滿意的回報率。
Key point:
這一大段1965年寫給合夥人的文字當中,巴菲特展現其對於集中投資的看法。他告訴我們不要過度追求分散投資,即被他稱之為「諾亞方舟」式的投資。投資人該做的事是審慎地找出具有足夠吸引力的投資。持有過多的投資標的正如巴菲特所言:「如果你有70 個妻妾,那麼你將不會瞭解她們中的任何一個!」
以上就是本期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感謝您的聆聽,如果你喜歡我們的頻道,請記得追蹤我們並留下五星好評!
1×
0:00
Current time: 0:00 / Total time: -6:21
-6:21

小樂的AI財商說書
<p>小樂,45+大叔一枚 <br />這裡主要發表但不限於【投資理財、商業觀察、書摘心得】 <br />小樂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appyallenapp/ <br />小樂部落格:https://allenscashflow.com/ <br />方格子專題:https://vocus.cc/allenslifestyle/home <br />小樂投資月報無料訂閱:https://allenscashflow.substack.com/</p>
<p>小樂,45+大叔一枚 <br />這裡主要發表但不限於【投資理財、商業觀察、書摘心得】 <br />小樂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appyallenapp/ <br />小樂部落格:https://allenscashflow.com/ <br />方格子專題:https://vocus.cc/allenslifestyle/home <br />小樂投資月報無料訂閱:https://allenscashflow.substack.com/</p>Listen on
Substack App
RSS Feed
Recent Episodes
Share this post